2015年,装机850兆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并网发电。次年,位于东部的江苏省就用上了青海电,实现了青海清洁能源首次跨区外销。
光伏发电通过龙羊峡水电站水轮机组的快速调节,将原本不稳定的锯齿型光伏电源,调整为均衡、优质、安全的平滑稳定电源。通过水光互补,龙羊峡水电站送出线小时,极大提高了水电站送出线路的经济效益。
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实现了水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快速补偿的功能,解决了光伏发电的弃光难题和安全并网问题,填补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推动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和清洁能源互补技术的发展,为正在实施的全球首个1GW的水光风多能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峨眉多雨雅江秋,溢岸清波入郡流。”蜿蜒曲折的雅砻江源于青藏高原,一路浩浩荡荡,途径四川流域,落入崇山峻岭,孕育峻美的悬崖江城,雅江。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柯拉光伏电站就坐落在这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柯拉乡,海拔4600米的扎拉托桑山上。
柯拉光伏电站将全球水光互补项目规模首次提升到百万千瓦级,作为我国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的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十四五”时期首个开工建设的水光互补电站,于2022年7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在今年用电高峰期前按时投产并网发电。其建成后接入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打捆”输出稳定电力,将变成全球清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新样板。
平地上建设一座百万千瓦级的光伏项目,人力物力都投入巨大,更何况这次的建设场景还是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之上,难度可想而知。
超高海拔带来的,是比平原地区低50%的氧气含量、高90%的紫外线辐射。在这里,人员和机械都降效严重。本来几分钟就能完成的工作,在冬季的柯拉至少要半个小时。规模大、工期短、环境恶劣...种种因素让这一个项目难上加难。
迎难而上就是咱中国人。面对高寒挑战,项目部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日夜蹲守、反复实验,研究出“添衣服、盖被子”的方法,指导实施工程人员给浇筑的混凝土保温,以避免巨大温差导致结构松散、强度不足等问题。此外,实施工程人员还通过热水拌和,加速凝剂、抗冻剂等方式,提高混凝土入仓温度、凝结时间及抗冻性,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运用很多方法攻坚克难,柯拉光伏电站在刚刚过去的冬季也没有停工,创造了大型光伏项目在高寒超高海拔地区冬季连续大规模施工的先例。
人类致力于战胜环境,恶劣的天气不止存在于极寒高原,酷热难耐的中东沙漠里,坐落着海外单体最大的光伏项目。
4月5日,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参建的阿联酋阿布扎比艾尔达芙拉2100兆瓦光伏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位于沙漠腹地,是阿联酋最热的地方,平均温度超过25℃,夏天最高气温甚至能超过50℃,更别提金属温度,直接超过80℃。
这是湖南火电在阿布扎比地区的第一个光伏项目,可借鉴的施工经验几乎为零,2021年底正值国内外新冠疫情高峰期,国内管理人没办法到位,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金钱上的压力大,建设形式复杂,项目部想方设法,从人员招聘、临建建设到项目组织,突破重重困难,终于按期完成项目里程碑节点。
艾尔达芙拉光伏项目总占地面积达30000余亩,项目设计直流侧总容量为2100兆瓦,主要设备包括3841320块光伏组件、29712套单轴跟踪系统支架、180台箱变、7920台逆变器、12000公里直流电缆、400千伏升压站一座,包括3台620兆伏安主变及配套高压设备、继保设施安装等。项目从2022年11月17日首次并网,截止到2023年4月5日全容量并网当天,140天内并网2100兆瓦,平均每天并网15兆瓦。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 是中国第七大沙漠。2014年,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沙漠治理也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去年年底,由三峡集团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规模最大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库布其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和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改扩建先进高效煤电装机400万千瓦。此次宣布开工的先导工程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配置建设相应储能设施。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
“皖北有水乡,此处胜江南。”安徽省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这里文化渊源深厚,是花鼓灯艺术和推剧的发源地,被誉为“千年古县”。
曾经,颍上县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多年开采,县城逐渐被“掏空”,加之地面沉降和地下水、雨水不断汇集,形成了如今万亩塌陷湿地,除了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3月29日,由三峡集团所属三峡新能源投资建设安徽阜阳南部风光储基地一期250兆瓦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阜阳风光储基地不仅是安徽省首批国家大型风光储基地项目,也是长三角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储基地项目。
项目包括650兆瓦光伏项目及550兆瓦风电项目,同时配建一座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其中由一道新能供货的光伏项目采用“渔光互补”开发模式,规划建设在总面积超13000亩的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上,项目分两期推进,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单体顶级规模的漂浮式光伏电站项目。
此次全容量并网发电的是位于阜阳颍上县古城一期250兆瓦漂浮式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占用塌陷区水面约4600亩,项目并网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2.7亿千瓦时,约等于每年节约标准煤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利用沉陷区闲置水面建设漂浮式光伏发电,昔日的采煤沉陷区化身为一座大型绿色能源基地,不仅高效盘活闲置水面资源,漂浮式组件方阵还能够大大减少水量蒸发,抑制藻类过度生长,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建在青海塔拉滩的光伏发电基地,一度因为在光伏板下养羊而走红网络。你只看见它板下养羊,殊不知这是中国打造的最大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达609平方公里,快赶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了。
中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曾是沙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8.5%的半荒漠化草地,不仅荒无人烟,还严重危害着周边黄河生态区的安全。但随国家在青海开始大力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这里的牧业得以继续发展,生态也在逐渐恢复,经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012年,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在塔拉滩开始修建。发展至今,塔拉滩已建起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海南州生态光伏园。据统计,当前园区已入驻企业46家,总装机量为15730兆瓦,年均发电量达到100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3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80万吨。
初夏时节,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辽阔的原野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色海洋”,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日前,苏州工业园区12MW分布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当前国内最大的“隔墙售电”项目
利用沿海废弃土地资源打造盐光互补项目,在光伏电站建成后,光伏板通过吸收太阳能发电,板下及板间继续用海水晒盐,发电和晒盐两不误。不仅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有限的土地资源,还对开发沿海废弃盐场及其盐碱地也起到示范作用。
在保证土地性质不变、盐田收益不降、生态环境不变前提下,形成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的立体循环生态模式。项目投产后,预计项目寿命周期25年平均发电量超17.5亿千瓦时,年可节约发电标煤约50.12万吨。
然而,东部沿海地区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只有少量荒地、山地、养殖塘和部分屋顶可供开发,且面积比较小。但是那里有大量“废弃”滩涂地,没有植物建筑物遮挡,日照时间比内陆长。利用闲置滩涂开发建设光伏电站可大大缓解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